字号:

《天龙八部》年代考

时间:2006-08-01 10:04 作者:河沟卧虫 手机订阅 参与评论(0) 【投稿】
文 章
摘 要
【写于前】我现在的心态是浅浅的自卑,因为我这几天所做的这些事,其实早就有人做过,不仅做过,还做的很好,这未免让我觉得有点失望。这篇文章,究竟还要不要写下去?我有点明白鸡肋的含义。我总觉得自己要继续。很佩服那些前辈们,他们对于金庸武侠的研究已经到达了一定的高度,很多我想过的东西,他

【写于前】

我现在的心态是浅浅的自卑,因为我这几天所做的这些事,其实早就有人做过,不仅做过,还做的很好,这未免让我觉得有点失望。这篇文章,究竟还要不要写下去?我有点明白鸡肋的含义。

我总觉得自己要继续。很佩服那些前辈们,他们对于金庸武侠的研究已经到达了一定的高度,很多我想过的东西,他们已经早有论述,而还有太多的东西,是我闻所未闻的。很感谢他们,但我也要继续,因为很简单,这其中需要继续,而继续的,也绝不止我一个。

想通了这一点,我化自卑为动力:继承先贤,发人未发。

【正文】

其实我最想考的,是《笑傲江湖》的年代背景,最初的年代考证也便始自那部。但考证的结尾,是归结到这部《天龙》上来,毕竟,这算是金庸小说中年代最早的,当然,《越女剑》除外,一来它是短篇,二来年代背景较为明确,三来它和其它的小说的距离也甚远,因此忽略不计。考证《天》的年代,对于剩下的作品的年代考证,具有极大的意义。

武侠小说向来分为两种,一种是以历史为背景的,像《水浒传》,《三侠五义》以及金庸和梁羽生的武侠,虽然不完全合于历史,尤其是史实,但终归没有摆脱历史的影子;另一种便是完全脱离历史的,以古龙的作品为代表。当然,是否借助于历史,不是判断作品为武侠小说的根本要素,而这两种武侠,也自然没有硬性的高下之分。

以历史为背景的武侠,自然就要面临一个问题:如何利用历史,如何处理自己的作品中的情节和史实的关系?

在这一点上,梁羽生和金庸是各有不同的。简单的说来,梁羽生是“因史而事”,他很少背离历史,所构思的人物和情节,基本上是嵌入历史,在真实的历史事件下,虚构自己的故事;而金庸是“因事而史”,他是真正在“利用”历史,他为了自己的人物和情节的需要,有时竟是更改历史。同样,对这两种方式也不可以片面的理解,不能因为金庸的小说更好,就认为金庸的这种做法优于梁羽生的。

金庸的这种方式,对于我们的考证是大不利的。而最突出的一个问题,是这种考证的必要性。既然作者都已经摆明只是“利用”历史,甚至是混淆历史,那这种考证,不正是一种讽刺么?

不然。这其间还是有区别的。这就要具体的看待金庸的“因事而史”。以《天》为例,这部小说还是有它的大环境的,比如其时当是北宋元佑,绍圣年间(公元1094年左右),大理国保定帝末年,以及是西夏崇宗李乾顺的“天佑民安”年间。虽然具体的年代不能确定,但这个范围还是可以划定的。而书中明显不合史实的,当是萧峰助辽主耶律洪基平定叛乱那一节。耶律洪基史称道宗,1055年即位,直到1101年驾崩,在位47年,而他即位时已有24岁,他碰上萧峰是大有可能的,但那时他肯定不会只有44岁(他和萧峰结拜时大萧峰13岁)左右。而辽国内乱也史有其事,不过是在1063年。但是,金庸信手拈来,不露痕迹,萧峰平定叛乱也煞有介事,于理大有可能,这才是最令人佩服的,而这,才恰恰是真正的“因事而史”。它和我们对年代背景的考证,是不矛盾的。当然,在考证中,我们也要找出那些“因事而史”的故事,不要让它们迷惑我们的视线。

【一】开始月份

考证当然要回到小说中去,这是最基本的。首先是确定书中故事的时间,过程和长度;和史实无关,只看故事。

首先要确定《天》开始的月份。有人认为是秋季,原因是“拈花寺里的景象是黄叶飘落,考虑到大理气候偏暖,应是秋冬季,”但我不认可,我以为是春季,且是一月。书中有一句话明显的显示了时间,是:“这时正是三月天气,杏花夹径,绿柳垂湖,暖洋洋的春风吹在身上,当真是醺醺欲醉。”此时是段誉初到江南姑苏,而他被鸠摩智从大理挟持到姑苏,“这般走了十余天,料想已出了大理国境。。。。。。。自此一路向东,又行了二十余日”,前后亦不过一个多月;而之前的无量宫比剑,也是一个很有力的证明,因为比剑是决定两宗未来五年的归属,在年初比武的可能性最大,而段誉经逢此事,先是一个“七日断肠散”,然后便是木婉清的“等候七日”,时间故事都是紧挨着;至于段誉于某月廿七晚被擒入万劫谷,这月也当正为一月。然后段誉便为鸠摩智所擒至江南,费时一月有余,于时间上计算,恰恰相合。

【二】故事时间梗概

我们假定第一年为A年,于是便可得到如下的故事梗概:

A年:一月,段誉得凌波微步,北冥神功;

二月,段誉学六脉神剑;

三月,段誉遇王语嫣;

杏子林中,商略平生义;

乔峰血战聚贤庄,千里茫茫若梦;

萧峰误伤阿朱,马夫人死;

萧峰打伤阿紫,结识完颜阿骨打;

B(A+1)年:秋,萧峰助耶律洪基平定叛乱;

冬,游坦之偷袭萧峰,为阿紫所擒;

C(A+2)年:游坦之陪阿紫捉毒物,习易筋经,遇冰蚕;

D(A+3)年:二月八日擂鼓山珍珑棋会;

虚竹遇无涯子,天山童姥,李秋水;

游坦之君山大会,成为丐帮帮主;

六月十五,少林寺武林大会;

八月十五,西夏国驸马大会;

萧峰教单于折箭,六军辟易,自杀。(年份不定)

其中第二第三年,需要细心看书,注意时间的变化。

只要我们能够确定其中的一年,问题就迎刃而解。

【三】疑难探讨

很可惜,这个A很难求。列举如下:

(一)大宋:

乔峰就任帮主的时间是“大宋元丰六年五月初七日”,而他又说自己继任帮主已有八年。元丰六年即1083年,若这样看来,A年当为1091年。

可是,书中提到的太皇太后是崩于1093年,即A当为1090年,这是一个矛盾。

(二)大理:

A年是天佑末年,段正明(用过三个年号:保定、建安、天祐)曾说,段氏建国至今已有158年。大理段氏937年(丁酉年)建国,那么这一年当是1094年(A)。这当然和乔帮主大宋的相去甚远。

而最不可思议的,是段誉生于“大理保定二年癸亥十一月廿三日”,癸亥年是1083年,确实是保定二年(保定帝在位13年,即1082-1094),可是其时若算年龄,段誉才11岁?怎么可能?

(三)西夏

D年,书中提及是西夏天佑民安(1090-1097)年间,即A为1087-1094之间,这个较为合理,可惜不起作用。

【四】我看金庸的原意

时间上的诸多难解之处,有一种原因,恐怕也只有这一种原因。为了合理的解释这个问题,我倒也不妨大胆猜测一番。

第一:金庸初创《天龙》时,根本没想到要去塑造乔峰这个人物!

金庸的原意,《天龙八部》是为了映射世间人性。很多人都想知道,这部书中,究竟哪八个人或者更多人是天龙八部。而很多人以为乔峰肯定赫然在列,我则黯然摇头。因为,金庸在想到天龙八部的时候,根本就没想到乔峰,当然书成后可以重新考虑,但绝不是金庸的原意。

在小说的释名中,金庸说本书故事发生在北宋哲宗年间,即1094年左右。我不知道,现在也没查出来,金庸的这个释名,究竟是什么时候写的,但我敢猜,这个释名,是在他初创本书时写的,应该在第一版之前就写了。因为那个时候,他只想写大理一国的故事。那个时候,他的计划中,还没有乔峰。所以他也只说,是写大理国的故事。

这样就很好理解时间上的矛盾了。段誉的故事本就发生在1094年,其时正好是保定帝末年(也就是最后一年,然后段正明出家),也与段氏建国158年相合。

可是随着情节的进行,或者还有金庸本人想法的拓展,于是乔峰出现了,慕容复也与之出现(猜测),而上述时间上的矛盾也自然跳了出来,至于更麻烦的,则是只要与姑苏慕容相关的事情,更是bug多多。很可惜,我看不到第一版,看不到第一版的前十回是如何行文的。

第二:上述故事梗概中的第二第三年,应该合并为一年。

这两年中,只有萧峰平定叛乱和游坦之练功是重头戏,实在没有必要拖这么长时间,我猜测恐怕连金庸本人也不知道其间的时间已两年有余。因为,段誉再次在洛阳出现时,他给丐帮送信,说他父亲段正淳几个月前遇到白世镜为人所杀之事,可是那岂是数月之前,早就是两年之前!连后来段誉和虚竹结拜,其时虚竹二十四岁,而段誉二十一岁,若这样推算,其间离段誉乔峰结拜也不过是两年时间,绝不会是三年。

所以,我是以为,这第二年与第三年,理应合而为一。

而这样,关于大宋的时间就不会有矛盾了,1091年乔峰身世被揭穿,两年后,太皇太后死,萧峰为耶律洪基囚禁。

若这两点猜测属实,至少,关于段誉和乔峰的故事,还能分别自圆其说。

第三:要把二者结合起来,当以乔峰为主。

在小说的最后,太皇太后死和段誉登基走向了一致,若要想把时间统一起来,自然要以乔峰为主,牺牲段誉。因为,大理国的历史,即便到了今天,也有很多模糊的地方,而即便是金庸所写的这一段,也不是史实(事实上,高升泰功高盖主,段正明被他强迫出家,而段正淳也没死,在高升泰之后做了十余年皇帝,之后才是段誉做),既然本身已改了这么多,再多改一点也无所谓。这是最好的法子,比起牺牲乔峰,更有可行性。

【结论】

若上述的三点猜测都能属实,则结论自然明了,《天龙八部》发生在1091-1094年,正值北宋元佑,绍圣年间年间。这里唯一要说明的,是萧峰自杀于1094年,而不是多事的1093年,因为这样才能和段誉1094年即位相一致,因此更为合理。附:《天龙八部》编年史。

大理国的故事和后来乔峰的故事,在时间上有较大冲突,在制定编年史时,采取了其中的相对时间,如钟灵比段誉小三岁等,做了一定的平移。这也是统一全书的不得已的下策。还有,当计算年龄时,以周岁为准。

附:《天龙八部》编年史

997

天山童姥生;

1000

无涯子生;

1016

神山上人生;

1023

天山童姥为李秋水偷袭,练功走火入魔;

1022

黄眉僧出生;

1033

神山上人求师少林,为灵门方丈所拒;

慕容博出生(?);

1048

慕容博伤黄眉僧;

1061

萧峰出生;

无涯子中丁春秋毒手;

1062

慕容博假传讯息,雁门关外血战;

1063

慕容复出生;

1068

乔峰拜少林寺玄苦大师为师;

1069

大理国内乱,段延庆出逃;

1071

保定帝即位;

1072

段延庆遇刀白凤,段誉出生;

1073

木婉清,阿朱,王语嫣相继出生;

慕容博伤崔北泉;

1074

阿紫生;

游坦之生;

1075

钟灵生;

1077

乔峰拜师汪剑通,入丐帮;

1083

五月初七,乔峰接任丐帮帮主;

1086

波罗星少林盗经;

1091

无量剑东西宗比武;

段誉进无量玉洞,得凌波微步,北冥神功,吃莽牯朱蛤;

鸠摩智造访大理天龙寺,段誉习六脉神剑;

三月,段誉遇王语嫣,与乔峰比酒,义结金兰;

杏子林中,商略平生义;

乔峰血战聚贤庄;

千里茫茫若梦,萧峰误伤阿朱,马夫人死;

萧峰误伤阿紫,结识完颜阿骨打;

1092

萧峰与辽主耶律洪基义结金兰,助其平定辽国内乱;

游坦之习易筋经,得冰蚕;

星宿海丁春秋来到中原;

1093

二月初八,擂鼓山珍珑棋会,虚竹得无涯子七十年功力;

万仙大会;

虚竹遇天山童姥,李秋水,成为缥缈峰灵鹫宫尊主;

丐帮君山大会,游坦之成为丐帮帮主;

六月十五神山上人,鸠摩智造访少林;

六月十五少室山武林大会,丁春秋伏诛,玄慈方丈身死护法,萧远山慕容博出家;

段誉得鸠摩智内力,鸠摩智大彻大悟;

八月十五,西夏国驸马大会,虚竹子选;

大理镇南王段正淳死;

九月,大宋太皇太后崩,哲宗赵煦亲政;

萧峰为辽主耶律洪基囚禁;

1094

段正明出家,段誉即位大理国皇帝位;

中原群雄营救萧峰;

雁门关外,萧峰教单于折箭,六军辟易;

萧峰自杀。

加入17173玩家俱乐部,100%领《原神》月卡、《王者荣耀》888点券、《魔兽世界》T恤等周边好礼!
加入方式:微信关注“17173服务号”